[1] |
陈治军, 王文慧, 刘金丰, 白晓寅, 王小多, 李科社, 李子梁.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57-5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6
|
[2] |
王志金, 陈世悦, 马帅, 汪峰.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生物礁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77-118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9
|
[3] |
王凯, 关平, 邓世彪, 刘沛显, 金亦秋.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生物礁储集性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2): 386-39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7
|
[4] |
冯有良.
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57-63.
|
[5] |
唐 勇.
准噶尔盆地腹部缓坡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67-573.
|
[6] |
李 勇.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生物礁油气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1): 56-67.
|
[7] |
张德武, 冯有良, 邱以钢, 闵伟, 郭玉新, 赵乐强, 向立宏.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
. 沉积学报,
2004, 22(1): 67-72.
|
[8] |
王建宝, 郭汝泰, 肖贤明, 刘祖发, 申家贵.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早古生代油气藏形成的期次与时间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20-325.
|
[9] |
肖中尧, 唐友军, 侯读杰, 张秋茶, 王福焕, 卢玉红.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4): 716-720.
|
[10] |
沈安江, 陈子炓, 寿建峰.
相对海平面升降与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油气藏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67-373.
|
[11] |
潘长春, 杨坚强.
油气藏微观不均一性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4): 98-104.
|
[12] |
陈多福, 陈光谦, 陈先沛, 高计元, 潘晶铭.
广东热水沉积超大型矿床的控矿岩石组合-礁硅岩套及其形成作用探讨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91-95.
|
[13] |
肖中尧, 张水昌, 赵孟军, 曾强.
简析塔中北斜坡A井志留系油气藏成藏期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50-154.
|
[14] |
王生海, 范嘉松, J. Keith Rigby.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
. 沉积学报,
1996, 14(2): 66-74.
|
[15] |
张廷山, 方少仙, 侯方浩, 罗强.
埋藏反馈及其对生物礁发育的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1): 27-34.
|
[16] |
郑和荣, 宋春晖.
首届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 沉积学报,
1987, 5(4): 136-136.
|
[17] |
曾明果.
评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
. 沉积学报,
1986, 4(3): 66-66.
|
[18] |
杨世倬.
首届盐类沉积学术会议在著名盐都——自贡召开
. 沉积学报,
1985, 3(1): 28-28.
|
[19] |
刘长龄, 吕达人.
评1984年全国铝土矿学术讨论会
. 沉积学报,
1985, 3(3): 131-132.
|
[20] |
李育慈, 杨世倬.
全国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学术讨论会报导
. 沉积学报,
1984, 2(2): 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