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

赵景波

赵景波.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9, 7(3): 113-120.
引用本文: 赵景波.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9, 7(3): 113-120.
Zhao Jingbo. THE STUDY ON THE RED SOIL OF NEOGENE IN XIAN AND BAODE OF SHANXI[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3): 113-120.
Citation: Zhao Jingbo. THE STUDY ON THE RED SOIL OF NEOGENE IN XIAN AND BAODE OF SHANXI[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3): 113-120.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景波 男 36岁 副教授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THE STUDY ON THE RED SOIL OF NEOGENE IN XIAN AND BAODE OF SHANXI

  • 摘要: 根据西安、山西保德等地第三纪晚期红土的土壤微结构、构造、粒度与化学成分等资料,讨论了该红土的成因、沉积环境和其中极为丰富的碳酸钙结核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研究表明,红土经历了土壤化,它主要是风成的其中的碳酸钙结核主要是在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1981,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第10页.科学出版社.
    [2] 赵景波,1984,科学通报,7期,第417-419页.
    [3] 赵景波,1985,地质论评,31卷6期,551-558页.
    [4] 李天杰、郑应顺、王云.1979,土壤地理学,166-18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5] 刘东生等.1985,黄土与环境,240-241页.科学出版社.
    [6] 王永众等.1985,中国黄土研究的新进展,88-9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7] 曹家欣,1983.第四纪地质,70-75页.商务出版社.
    [8] 谢又予等,1965.陕西蓝田地区新生界沉积环境.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89-123页.科学出版社.
    [9] 袁复礼、杜恒俭,1984.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148页.地质出版社.
    [10] 赵景波,1984,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期,70-79页.
  • [1] 刘沛显, 关平, 冯帆, 贾文博, 张巍, 邓世彪, 金亦秋.  塔西台地寒武纪沉积环境演化与海陆耦合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092-110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08
    [2] 刘浩, 徐大良, 牛志军, 彭练红, 魏运许, 赵小明.  湖北竹山杨家堡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087-109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3
    [3] 陈翠华, 何彬彬, 顾雪祥, 刘建明.  桂西北高龙金矿床含矿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4-58.
    [4] 岳乐平, 邱占祥, 颉光普, 邱铸鼎, 张莉, 张云翔, Heller F.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记录的第三纪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83-687.
    [5] 刘志飞, 王成善.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第三纪风火山群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1, 19(1): 28-36.
    [6] 江德昕, 杨惠秋.  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油源岩形成环境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69-474.
    [7] 徐天光, 顾家裕, 薛叔浩.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隆第三系盐湖沉积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37-140.
    [8] 舒小辛, 刘志伟, 王慧中, 刘传联, 陈东敬, 洪太原.  东营凹陷第三纪湖相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96-101.
    [9] 符文侠.  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 沉积学报, 1989, 7(1): 127-134.
    [10] 崔克信, 甄勇毅.  华南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7, 5(1): 1-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50
  • HTML全文浏览量:  63
  • PDF下载量:  63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7-04-08
  • 刊出日期:  1989-09-10

目录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

      作者简介:

      赵景波 男 36岁 副教授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摘要: 根据西安、山西保德等地第三纪晚期红土的土壤微结构、构造、粒度与化学成分等资料,讨论了该红土的成因、沉积环境和其中极为丰富的碳酸钙结核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研究表明,红土经历了土壤化,它主要是风成的其中的碳酸钙结核主要是在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

    English Abstract

    赵景波.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9, 7(3): 113-120.
    引用本文: 赵景波.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9, 7(3): 113-120.
    Zhao Jingbo. THE STUDY ON THE RED SOIL OF NEOGENE IN XIAN AND BAODE OF SHANXI[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3): 113-120.
    Citation: Zhao Jingbo. THE STUDY ON THE RED SOIL OF NEOGENE IN XIAN AND BAODE OF SHANXI[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3): 113-120.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