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鑫锐, 孙雨, 刘如昊, 李钊.
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岩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3, 41(2): 349-37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17
|
[2] |
刘作松, 易雪斐, 吉霞, 向建波.
地震触发下砂岩侵入体变形模拟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30-15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13
|
[3] |
王金艺, 金振奎.
微生物白云岩形成机理、识别标志及存在的问题
. 沉积学报,
2022, 40(2): 350-35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5
|
[4] |
侯云超, 樊太亮, 王宏语, 史大海, 陈清棠, 杨润泽.
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深层优质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9, 37(4): 758-7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7
|
[5] |
王菁, 李相博, 刘化清, 张志杰, 完颜容, 王宏波, 黄军平.
陆相盆地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其形成与保存条件——以青海湖现代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5): 1016-103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8
|
[6] |
张敏, 李谨, 陈菊林.
热力作用对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
. 沉积学报,
2018, 36(5): 1033-10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3
|
[7] |
张昌民, 朱锐, 刘江艳, 杜家元, 李少华, 李小平.
珠江磨刀门河口交杯四沙现代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62-66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06
|
[8] |
江凯禧, 姚长华, 郭清正, 胡云亭, 赵才顺, 李鸿儒, 朱泽栋, 何文祥, 肖飞, 彭超.
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及发育模式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85-79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8
|
[9] |
朱世发, 刘欣, 朱筱敏, 万策, 尤新才, 吉林, 杜建鹏.
准噶尔盆地克—百逆掩断裂带上下盘储层差异性及其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94-2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20
|
[10] |
孙立春, 汪洪强, 何娟, 王龙, 郭丽娜, 倪军娥.
尼日利亚海上区块近海底深水水道体系地震响应特征与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40-1152.
|
[11] |
.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67-175.
|
[12] |
.
贵州新民剖面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有机碳埋藏的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5): 806-816.
|
[13] |
孙海涛.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24-733.
|
[14] |
陶明华.
旋回性沉积序列的形成机理分析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05-510.
|
[15] |
王青春, 鲍志东, 贺萍.
内波沉积中指向沉积构造的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55-259.
|
[16] |
蒋凌志, 顾家裕, 郭彬程.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3-18.
|
[17] |
张晓宝, 徐永昌, 刘文汇, 沈平, 吉利明, 马立元.
吐哈盆地水溶气组分与同位素特征形成机理及意义探讨
. 沉积学报,
2002, 20(4): 705-709.
|
[18] |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 王东坡.
塔里木盆地震旦—泥盆纪古海平面变化再造及形成机理分析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4-17.
|
[19] |
赵永胜, 赵霞飞.
云南星云湖中蓝铁矿结核的发现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91, 9(3): 116-122.
|
[20] |
袁迎如.
长江三角洲海区的浅层地震层序
. 沉积学报,
1986, 4(4): 6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