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凤战,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刘若男,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刘海金.
浑善达克沙地地表沉积物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70
|
[2] |
马欢欢, 戴霜, 马晓军, 刘福田, 丁仲昭, 方信楠.
祁连山西段表土磁化率、色度测量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34
|
[3] |
刘庚, 韩喜彬, 陈燕萍, 胡邦琦, 易亮.
南黄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83-39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7
|
[4] |
邱红, 邹立, 张民生, 朱超祁, 贾永刚.
南海北部油气缓释环境沉积物脂类化合物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2): 416-4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7
|
[5] |
范广慧, 王永标, 孟峥, 李国山.
贵州紫云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初火山作用与生物礁的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7, 35(1): 24-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03
|
[6] |
林荣骁, 王家生, 苏丕波, 林杞, 孙飞, 杨军霞.
南海东北部岩芯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对甲烷事件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90-29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8
|
[7] |
田庆春.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1): 143-150.
|
[8] |
闫晓丽.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沉积物在8.6Ma前后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190-1197.
|
[9] |
杨黎静.
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97-703.
|
[10] |
赵军.
东秦岭地区黄土堆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磁化率增强机制探索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52-1062.
|
[11] |
邢 云.
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沉积动力作用的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67-273.
|
[12] |
舒 强.
苏北盆地XH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变化特征及其意义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76-281.
|
[13] |
张强, 朱诚, 房迎三.
宁镇地区中更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07-313.
|
[14] |
杨小强, 李华梅.
泥河湾盆地沉积物粒度组分与磁化率变化相关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75-679.
|
[15] |
龙昱, 李永涛, 李晓.
武汉东湖现代沉积界面时间标定的磁化率与工业事件分析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21-426.
|
[16] |
张建军, 杨达源, 陈曰友, 李徐生, 蒋红俊.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磁化率曲线与环境变迁
. 沉积学报,
2000, 18(1): 18-21.
|
[17] |
杨晓强, 李华梅.
泥河湾盆地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参数对沉积环境的响应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63-768.
|
[18] |
舒小辛, 刘志伟, 王慧中, 刘传联, 陈东敬, 洪太原.
东营凹陷第三纪湖相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96-101.
|
[19] |
王先兰.
南极长城湾及其附近沉积物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4): 49-58.
|
[20] |
卢伟, 彭作林, 黄华芳.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岩磁化率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1, 9(4): 1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