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吉, 朱丽东, 禹蕊斐, 杜广琴.
南方加积型红土化学风化的非纬向地带性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7
|
[2] |
张晓, 朱丽东, 李凤全, 马桢桢, 熊文婷, 贾佳, 王琳怡.
0.44 Ma以来南方风尘加积型红土物源分析:重矿物和碎屑锆石年代学证据
. 沉积学报,
2022, 40(2): 494-50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9
|
[3] |
邱余波, 伊海生, 张占峰, 王果, 刘俊平, 蒋宏, 张虎军, 李彦龙, 郝以泽.
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下段岩性岩相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87-69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7
|
[4] |
王立成.
西藏措勤盆地色林错凹陷郎山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199-1207.
|
[5] |
王广利.
济阳坳陷古近纪沟鞭藻分子化石的分布与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00-104.
|
[6] |
刘子琳.
北冰洋沉积物和海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的区域性特征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35-1042.
|
[7] |
纪友亮, 张善文, 冯建辉.
陆相湖盆古地形、可容空间的体积变化率与层序结构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31-638.
|
[8] |
苏爱国, 张水昌, 韩德馨, 王延斌.
PVT分馏实验中链状烷烃分子的行为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54-358.
|
[9] |
李素梅, 曾凡刚, 庞雄奇, 金之钧, 黎茂稳, 许正龙.
金湖凹陷西斜坡油气运移分子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59-464.
|
[10] |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孟仟祥, 王万春.
煤岩及煤岩加不同介质的热模拟地球化学实验——气态和液态产物的产率以及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65-468.
|
[11] |
高先志.
利用甲烷碳同位素研究混合气的混合体积
. 沉积学报,
1997, 15(2): 63-65.
|
[12] |
丁安娜, 惠荣耀, 张中宁, 段毅.
准噶尔盆地液态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1): 135-142.
|
[13] |
陈中强.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什拉甫组的微地层分析──点断加积旋回理论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38-46.
|
[14] |
史基安.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和古生代白云岩成因及其储集性
. 沉积学报,
1993, 11(2): 43-50.
|
[15] |
沈健伟.
弗拉斯晚期桂林组上段旋回性和双孔层孔虫堆积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3, 11(1): 103-110.
|
[16] |
叶大年, 董麒.
有机化合物分子体积的加和性——Ⅰ.烃类的官能团的拓扑体积
. 沉积学报,
1992, 10(4): 1-10.
|
[17] |
李任伟, 李哲, 王志珍, 林大兴.
分子化石指标在中国东部盆地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88, 6(4): 108-119.
|
[18] |
张立仁, 孙顺才.
罗加湖的铁锰结核
. 沉积学报,
1984, 2(2): 120-127.
|
[19] |
黄第藩, 李晋超, 张大江.
干酪根的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
. 沉积学报,
1984, 2(3): 18-33.
|
[20] |
尚慧芸, 姜乃煌.
陆相沉积盆地指相生物标记物及分子参数
. 沉积学报,
1983, 1(1): 107-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