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蔺, 唐永永, 张世帆, 李阳, 巩鑫, 向明坤, 文愿运.
贵州铝土矿含铝岩系中关键金属富集特征及资源潜力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12-15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06
|
[2] |
金中国, 邹林, 张力, 郑明泓, 韩英, 谷静, 谢樨, 陈兴龙, 王洪.
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14-9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1
|
[3] |
.
渝南大佛岩矿区铝土矿碎屑锆石中钪的赋存形式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30-638.
|
[4] |
.
渝南申基坪铝土矿矿区钪的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5): 909-918.
|
[5] |
殷科华.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52-457.
|
[6] |
刘长龄.
论高岭石粘土和铝土矿研究的新进展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67-474.
|
[7] |
陈履安.
腐殖酸在铝土矿形成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17-123.
|
[8] |
张晓宝.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1996年年会学术动态综合评述
. 沉积学报,
1996, 14(4): 174-183.
|
[9] |
刘长龄, 覃志安.
我国铝土矿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1, 9(2): 25-33.
|
[10] |
陈履安.
铝土矿形成过程中元素分异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4): 87-95.
|
[11] |
施和生, 王冠龙, 关尹文.
豫西铝土矿沉积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1989, 7(2): 89-98.
|
[12] |
刘长龄.
中国石炭纪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1988, 6(3): 1-10.
|
[13] |
郑和荣, 宋春晖.
首届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 沉积学报,
1987, 5(4): 136-136.
|
[14] |
廖士范.
我国铝土矿成因及矿层沉积过程
. 沉积学报,
1986, 4(1): 1-7.
|
[15] |
甄秉钱, 柴东浩.
晋豫(西)本溪期铝土矿成矿富集规律及其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6, 4(3): 115-126.
|
[16] |
侯方浩.
首届《生物礁油气藏及其它矿床》学术讨论会报道
. 沉积学报,
1986, 4(2): 46-46.
|
[17] |
曾明果.
评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
. 沉积学报,
1986, 4(3): 66-66.
|
[18] |
刘长龄, 时子祯.
山西、河南高铝粘土铝土矿矿床矿物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85, 3(2): 18-36.
|
[19] |
甘德清.
华北地台沉积型铝土矿成矿作用的分析
. 沉积学报,
1984, 2(2): 67-80.
|
[20] |
李育慈, 杨世倬.
全国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学术讨论会报导
. 沉积学报,
1984, 2(2): 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