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冬, 邓虎成.
黏土沉积微结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中深层复杂油气储层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73
|
[2] |
刘晓杰, 季银利, 向荣, 张大海, 李先国.
东海内陆架岩心中木质素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25-5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3
|
[3] |
王姣, 王笑辰, 张峰.
克里雅河沿线沙丘沉积物石英砂表面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289-130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4
|
[4] |
张明宇, 常鑫, 胡利民, 毕乃双, 王厚杰, 刘喜停.
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21, 39(3): 593-6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0
|
[5] |
王利波, 李军, 陈正新, 赵京涛, 白凤龙, 胡邦琦, 窦衍光, 翟滨.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浅滩西部地层结构与古环境演化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089-1099.
|
[6] |
.
南海北部陆架中全新世沉积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56-564.
|
[7] |
宋春晖.
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石英砂表面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1): 94-103.
|
[8] |
王海荣.
南海东北部台湾浅滩陆坡的浊流沉积物波的发育及其成因的构造控制
. 沉积学报,
2008, 26(1): 39-45.
|
[9] |
肖尚斌, 李安春.
东海内陆架泥区沉积物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 沉积学报,
2005, 23(1): 122-129.
|
[10] |
马锋, 刘立, 王安平, 曹林.
图门江下游沙丘粒度分布与石英表面结构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61-266.
|
[11] |
王冠民, 温志峰, 马在平.
黄河下游边滩表面的鱼类遗迹
. 沉积学报,
2003, 21(4): 579-585.
|
[12] |
江新胜, 徐金沙, 潘忠习.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16-420.
|
[13] |
孙有斌, 安芷生.
风尘堆积物中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学指示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06-509.
|
[14] |
李珍, 张家武, 马海洲.
西宁黄土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与黄土物质来源探讨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21-225.
|
[15] |
秦蕴珊.
全球变化与陆架沉积
. 沉积学报,
1992, 10(3): 40-46.
|
[16] |
王益友, 张国栋, 朱静昌, 周福根.
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1): 54-62.
|
[17] |
赵一阳, 王金土, 秦朝阳, 陈毓蔚, 王贤觉, 吴明清.
中国大陆架海底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
. 沉积学报,
1990, 8(1): 35-43.
|
[18] |
陈建林, 马克俭, 张敏.
南极普里兹湾石英砂表面微结构特征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86, 4(1): 104-109.
|
[19] |
谬昕.
论老地层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古沉积环境的可能性
. 沉积学报,
1984, 2(2): 99-103.
|
[20] |
唐运千, 垄敏, 朱凤冠.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类脂和腐植物质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83, 1(2): 118-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