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文博, 傅恒, 闾廖然, 朱梦琦, 陈康, 张智南, 刘鑫北, 熊锐, 王荣刚, 周杨.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序模式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51-14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8
|
[2] |
胡亚洲, 牛永斌, 崔胜利, 董小波.
碳酸盐岩中生物潜穴充填特征及其诱导孔隙演化规律——以豫西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4): 690-70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2
|
[3] |
鲜强, 马培领, 吕东, 王祖君, 吕海清, 梁国平, 李梁, 刘士靖, 陈怡仁, 毕姣莹.
河道发现对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的启示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233-12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8
|
[4] |
廖纪佳, 马思豪, 廖明光, 肖雪薇, 林丹, 贺文亮, 廖继昊.
奥陶系宝塔灰岩网纹构造成因研究进展及新发现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41-25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4
|
[5] |
黄臣军, 刘格云, 刘红光, 蒋海军, 郭荣涛.
标准微相类型在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塔西南玉北地区奥陶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66-117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8
|
[6] |
熊鹰, 姚泾利, 李凌, 侯云东, 肖笛, 聂万才, 赵东方, 谭秀成.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储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5): 963-97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15
|
[7] |
贾连奇, 蔡春芳, 李红霞, 汪天凯, 张文, 孔令武.
塔中地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深埋白云岩储层的改造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057-106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05
|
[8]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18-428.
|
[9] |
屈海洲, 王振宇, 张正红, 张云峰, 于红枫, 郑剑.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镶边台地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23-831.
|
[10]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11]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2] |
吴兴宁, 赵宗举.
塔中地区奥陶系米级旋回层序分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10-315.
|
[13] |
蔡春芳, 顾家裕, 蔡洪美.
塔中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1, 19(1): 60-65.
|
[14] |
张永生.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群中部块状白云岩的深埋藏白云石化机制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24-430.
|
[15] |
陈方鸿, 王贵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1): 58-62.
|
[16] |
王维纲, 吕炳全.
小尺度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分析——塔里木盆地桑塔木断垒带奥陶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24-29.
|
[17] |
侯会军, 王伟华, 朱筱敏.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模式探讨
. 沉积学报,
1997, 15(3): 41-47.
|
[18] |
郭建华, 曾允孚, 翟永红, 刘生国.
塔中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2): 56-65.
|
[19] |
朱莲芳, 马宝林.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柯坪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2): 55-62.
|
[20] |
黄志诚, 朱嗣昭.
安徽奥陶系石灰岩中含铁非骨架核形石的成因及其聚铁作用
. 沉积学报,
1987, 5(2): 2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