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舒梁锋, 张向涛, 张忠涛,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25-8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6
|
[2] |
宋爽, 朱筱敏, 于福生, 葛家旺, 史亚会, 贺敬聪, 袁立忠, 刘军.
珠江口盆地长昌-鹤山凹陷古近系沉积-构造耦合关系
. 沉积学报,
2016, 34(2): 222-23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02
|
[3] |
吴其林, 但志伟, 肖为, 曾驿, 周小康, 侯志平.
珠江口盆地H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4): 828-83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21
|
[4] |
王永凤, 李冬, 王英民, 徐强.
珠江口盆地重要不整合界面与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3): 587-59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7
|
[5] |
李成海, 王家豪, 柳保军, 苏奥, 徐东浩, 罗泉源, 刘姗, 牟川.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沉积相类型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62-1170.
|
[6] |
.
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坡折带韩江组中段沉积层序与岩性地层圈闭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81-1087.
|
[7] |
.
珠江口盆地海相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2, 30(1): 73-83.
|
[8] |
李云.
珠江口盆地荔湾31气田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相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4): 665-676.
|
[9] |
刘志勇.
珠江口沉积物210Pb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1): 166-175.
|
[10] |
谢利华.
陆架坡折盆地强制海退及正常海退沉积——以珠江口盆地珠江组—韩江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93-1100.
|
[11] |
张功成.
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古近系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32-641.
|
[12] |
邵磊.
珠江口盆地的沉积充填与珠江的形成演变
. 沉积学报,
2008, 26(2): 179-158.
|
[13] |
于兴河.
珠江口盆地番禺气田沉积特征与成岩演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76-884.
|
[14] |
李继亮, 肖文交, 闫臻.
盆山耦合与沉积作用
. 沉积学报,
2003, 21(1): 52-60.
|
[15] |
陶晓风, 刘登忠, 朱利东.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10-414.
|
[16] |
陈先沛, 高计元, 陈多福, 董维全.
热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和几个岩石学标志
. 沉积学报,
1992, 10(3): 124-132.
|
[17] |
陈斯忠, 裴存民, 张明辉.
珠江口盆地东部某单井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S1): 75-82.
|
[18] |
张俊达, 裴存民.
珠江口盆地东部原油和抽提物中苯并藿烷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25-130.
|
[19] |
石国平.
珠江口盆地下中新早期的水下潮汐三角洲
. 沉积学报,
1989, 7(1): 135-142.
|
[20] |
陈先沛, 高计元.
广西中部泥盆系的多金属-重晶石矿床和热水沉积作用
. 沉积学报,
1987, 5(3): 149-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