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光银, 蒋裕强, 李星涛, 孙莎莎, 付永红, 谷一凡, 王占磊, 季春海.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差异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030-10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9
|
[2] |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原油裂解成因天然气发现及成藏模式初探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85-391.
|
[3] |
.
有机质碳同位素热力学分馏与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88-593.
|
[4] |
王力.
济阳坳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72-179.
|
[5] |
.
合肥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历史分析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68-177.
|
[6] |
薛海涛.
碳酸盐岩油源岩有机质丰度分级评价标准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82-786.
|
[7] |
范 明.
不同岩石中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74-777.
|
[8] |
范 明.
松潘阿坝地区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3): 440-445.
|
[9] |
.
腐殖煤干酪根裂解气主生气成熟度上限探讨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85-589.
|
[10] |
罗小平, 沈忠民, 彭渤莹, 王又杰, 林壬子.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50-55.
|
[11] |
刘成林, 刘人和, 罗霞, 谢增业, 李剑, 曾庆猛.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79-83.
|
[12] |
付广, 薛永超, 付晓飞.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 沉积学报,
2001, 19(4): 617-621,636.
|
[13] |
尹长河, 王廷栋, 王顺玉, 林峰.
威远、资阳震旦系干酪根与油裂解气的鉴别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56-160.
|
[14] |
李延钧, 陈义才, 徐志明, 吕强, 石晓英, 左智峰.
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1): 146-150.
|
[15] |
柳广弟, 高岗, 王晖.
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分布与排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82-485.
|
[16] |
金奎励, 刘大锰, 姚素平, 肖贤明.
中国油、气源岩有机成分成因划分及地化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60-163.
|
[17] |
张柏生, 刘文汇, 徐永昌, 王兆云, 吴铁生.
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与过渡带气的形成
. 沉积学报,
1994, 12(4): 58-65.
|
[18] |
张水昌, 童箴言.
海相碳酸盐岩中矿物结合有机质的组成及成烃演化
. 沉积学报,
1992, 10(1): 76-82.
|
[19] |
程敦模.
有机质在层控汞矿床成因中的作用
. 沉积学报,
1984, 2(2): 81-89.
|
[20] |
傅家谟, 汪本善, 史继扬, 贾蓉芬, 盛国英.
有机质演化与沉积矿床成因(Ⅰ)——油气成因与评价
. 沉积学报,
1983, 1(3): 4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