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J]. 沉积学报, 1990, 8(4): 130-137.
引用本文: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J]. 沉积学报, 1990, 8(4): 130-137.
Li Xiaoze, Yan Mancun, Zhou Liping, Wang Guiyong. THE AGE, GENETIC TYPE AND ENVIRONMENT OF ANNING SYSTE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0, 8(4): 130-137.
Citation: Li Xiaoze, Yan Mancun, Zhou Liping, Wang Guiyong. THE AGE, GENETIC TYPE AND ENVIRONMENT OF ANNING SYSTE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0, 8(4): 130-137.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孝泽,男,26岁,硕士,地貌与第四纪.

THE AGE, GENETIC TYPE AND ENVIRONMENT OF ANNING SYSTEM

  • 摘要: 本文对我国新生代地层中颇具争议的安宁系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确认安宁系位于中新统咸水河底砾岩之上,早更新世初黄河阶地砾石层之下,为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沉积。沉积构造、粒度和石英砂表面特征等一致表明,安宁系是与干热气候相应的风砂活动的产物。安宁系及与之同时并存的中国东部风成红土说明,第三纪晚期中国大陆已存在沙漠—风成红土的分异格局。推测第三纪晚期,兰州附近地区处于副热带北侧,西风带南缘,半干旱草原至干旱荒漠草原环境。
  • [1] (1) 杨礼显,1984,西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55-64页。

    (2) 陈发虎等,1987,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137-144页。

    (3) 张林源,1962,兰州大学学报,第2期,89-101页.

    (4) 翟毓沛,1976,甘肃地质科技情报,第2期,3-10页.

    (5) 甘肃区调队编,1965, J-48-XXXⅦ(兰州幅)地质图说明书,15-16页.

    (6) 邱占祥、谷祖纲,1988,古脊椎动物学报,第26卷,第3期,198 209页.

    (7) 陈梦熊,1937,地质论评,第12卷,545-556页.

    (8) 陈发虎,1989,沉积学报,第7卷,第3期,105-111页.

    (9) 袁复礼、杜恒俭,1984,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地质出版社,第100页。

    (10) 吴正,1987,风沙地貌学,科学出版社,第175页。

    (I1) 李保生等,1988,地理学报,第43卷,第2期,127-133页.

    (12) [澳]L.A.费雷克斯著,赵希涛等译,1984,地质时代的气候,海洋出版社,第320页.

    (13) 董光荣等,1988,中国科学,第6期,633-642页.

    (14) 中国科学《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1984,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册),科学出版社,第1-43页。

    (15) 李云通等,1984,中国的第三系,地质出版社,附图:中国晚第三纪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略图。

    (16) 李吉均等,1979,中国科学,第6期,608- 17页。

    (17) 赵景波,1989,沉积学报,第7卷,第3期,113-120页.

    (18) C.C.Young and M.N.Bien, 1936,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Vol.,p.121-260.
  • [1] 吴超, 郑祥民, 王辉, 周立旻, 钱鹏.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及沉积环境判别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5-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0
    [2] 张顺存, 蒋欢, 张磊, 李鹏, 邹妞妞, 鲁新川, 史基安.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优质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71-1180.
    [3] 云南会泽石炭系摆佐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18-125.
    [4]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5] 田云涛.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71-677.
    [6] 王志勇.  吐哈盆地二叠系稠油成因、成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87-794.
    [7] 邱隆伟.  束鹿凹陷碳酸盐角砾岩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02-209.
    [8] 董兆雄, 朱晓惠, 侯方浩, 方少仙, 吴诒.  一种特殊瘤状灰岩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1): 20-24.
    [9] 孙玉善, 杨帆.  再论东河砂岩孔隙成因──以塔中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699-705.
    [10] 赵师庆, 王飞宇, 董名山.  论“沉煤环境─成煤类型─煤质特征”概略成因模型——Ⅰ.环境与煤相 . 沉积学报, 1994, 12(1): 32-3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7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39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0-04-10
  • 刊出日期:  1990-12-10

目录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

      作者简介:

      李孝泽,男,26岁,硕士,地貌与第四纪.

    摘要: 本文对我国新生代地层中颇具争议的安宁系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确认安宁系位于中新统咸水河底砾岩之上,早更新世初黄河阶地砾石层之下,为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沉积。沉积构造、粒度和石英砂表面特征等一致表明,安宁系是与干热气候相应的风砂活动的产物。安宁系及与之同时并存的中国东部风成红土说明,第三纪晚期中国大陆已存在沙漠—风成红土的分异格局。推测第三纪晚期,兰州附近地区处于副热带北侧,西风带南缘,半干旱草原至干旱荒漠草原环境。

    English Abstract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J]. 沉积学报, 1990, 8(4): 130-137.
    引用本文: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J]. 沉积学报, 1990, 8(4): 130-137.
    Li Xiaoze, Yan Mancun, Zhou Liping, Wang Guiyong. THE AGE, GENETIC TYPE AND ENVIRONMENT OF ANNING SYSTE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0, 8(4): 130-137.
    Citation: Li Xiaoze, Yan Mancun, Zhou Liping, Wang Guiyong. THE AGE, GENETIC TYPE AND ENVIRONMENT OF ANNING SYSTE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0, 8(4): 130-137.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