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若鑫, 张昌民, 冯文杰.
冲断带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分支河流体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66-18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9
|
[2] |
陈治军, 王文慧, 刘金丰, 白晓寅, 王小多, 李科社, 李子梁.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57-5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6
|
[3] |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分析及储层展布——以车60井区齐古组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3): 545-552.
|
[4] |
李士祥.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10, 28(4): 798-807.
|
[5] |
冯建伟.
准噶尔盆地乌夏前陆冲断带构造活动—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94-502.
|
[6] |
冯有良.
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57-63.
|
[7] |
唐 勇.
准噶尔盆地腹部缓坡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67-573.
|
[8] |
.
合肥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历史分析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68-177.
|
[9] |
李 勇.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生物礁油气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1): 56-67.
|
[10] |
张德武, 冯有良, 邱以钢, 闵伟, 郭玉新, 赵乐强, 向立宏.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
. 沉积学报,
2004, 22(1): 67-72.
|
[11] |
马素萍, 贺建桥, 夏燕青.
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124-128.
|
[12] |
肖中尧, 唐友军, 侯读杰, 张秋茶, 王福焕, 卢玉红.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4): 716-720.
|
[13] |
赵靖舟, 戴金星.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14-319.
|
[14] |
王建宝, 郭汝泰, 肖贤明, 刘祖发, 申家贵.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早古生代油气藏形成的期次与时间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20-325.
|
[15] |
沈安江, 陈子炓, 寿建峰.
相对海平面升降与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油气藏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67-373.
|
[16] |
潘长春, 杨坚强.
油气藏微观不均一性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4): 98-104.
|
[17] |
肖中尧, 张水昌, 赵孟军, 曾强.
简析塔中北斜坡A井志留系油气藏成藏期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50-154.
|
[18] |
赵长毅, 赵文智, 程克明, 牛嘉玉, 张研, 李伟.
吐哈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6-23.
|
[19] |
程学惠, 张谦, 王先彬, 张同伟, 申歧样, 周泽.
油气地表异常的形成与评价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69-177.
|
[20] |
侯方浩.
首届《生物礁油气藏及其它矿床》学术讨论会报道
. 沉积学报,
1986, 4(2): 4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