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莹, 陈少平, 刘志峰, 杨东升, 耿名扬, 吴斌.
沉积环境对渤海金西A洼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23, 41(3): 890-90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7
|
[2] |
吴金旭, 张玉修, 刘浩宇, 高峰, 杨石霞.
洞穴堆积物的微形态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23, 41(4): 968-9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27
|
[3] |
舒梁锋, 张向涛, 张忠涛,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25-8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6
|
[4] |
舒鹏程, 冯强汉, 许淑梅, 池鑫琪, 孔家豪, 崔慧琪, 马慧磊.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565-15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3
|
[5] |
马俊学, 陈剑, 崔之久.
岷江上游叠溪混杂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9, 37(1): 72-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8
|
[6] |
姜在兴, 王雯雯, 王俊辉, 李庆, 张元福.
风动力场对沉积体系的作用
. 沉积学报,
2017, 35(5): 863-87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01
|
[7] |
孙喆, 杨琰, 施强, 张萍, 梁沙, 张娜, 刘肖, 聂旭东, 彭涛, 梁胜利, 张志钦.
岩溶洞穴现代沉积间断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鸡冠洞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1): 93-1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10
|
[8] |
雷川, 陈红汉, 苏奥, 许学龙, 周海.
方解石充填物对于深层古岩溶洞穴保存的独特意义——以塔河地区奥陶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5): 842-85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04
|
[9] |
杜洋, 郑淑芬, 龚勋, 陈秋实, 汪娟, 辛军, 陈杰.
伊朗西南部上白垩统Sarvak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16, 34(1): 137-14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13
|
[10] |
.
岩溶溪流的脱气作用及碳酸钙沉积——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泉溪流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14-1021.
|
[11] |
姜华.
南堡凹陷西南庄断层分段活动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047-1053.
|
[12] |
朱志军.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51-461.
|
[13] |
林畅松.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10, 28(5): 868-874.
|
[14] |
蒲阳, 黄俊华, 黄咸雨, 阮小燕, 崔景伟, 谢树成.
岩溶地区现代土壤与洞穴石笋中单甲基支链烷烃与烷基环己烷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5): 740-746.
|
[15] |
.
岩溶地区现代土壤与洞穴石笋中单甲基支链烷烃与烷基环己烷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40-746.
|
[16] |
徐国强, 刘树根, 武恒志, 李智武, 孙玮.
海平面周期性升降变化与岩溶洞穴层序次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16-322.
|
[17] |
屈红军, 李文厚, 苗建宇, 张小莉, 庞军刚.
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储层发育规律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01-606.
|
[18] |
向芳, 陈洪德, 张锦泉.
资阳地区震旦系古岩溶作用及其特征讨论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21-424.
|
[19] |
南凌, 崔之久.
甘肃武都古崩滑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51-356.
|
[20] |
刘波, 王英华, 钱祥麟.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 沉积学报,
1997, 15(1):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