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乐丹, 彭军, 许天宇, 韩浩东, 杨一茗.
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42(2): 701-72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96
|
[2] |
赵鑫, 卢政环, 廖飞燕, 时阳, 郭浩, 肖露, 赖锦, 李美俊, 龚承林.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储层品质控制因素与优质储层预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85
|
[3] |
易定红.
柴达木盆地台南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滩坝砂体粒度特征及水动力条件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14
|
[4] |
王金艺, 金振奎, 王昕尧, 任奕霖, 程浩, 焦盼盼.
陆相细粒岩储层质量的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2): 646-65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2
|
[5] |
王菁, 李相博, 刘化清, 张志杰, 完颜容, 王宏波, 黄军平.
陆相盆地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其形成与保存条件——以青海湖现代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5): 1016-103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8
|
[6] |
操应长, 燕苗苗, 葸克来, 吴松涛, 朱宁, 朱如凯.
玛湖凹陷夏子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45-9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2
|
[7] |
任娜娜, 韩波, 张军涛, 冯菊芳, 王晓涛, 朱爽, 马强, 田海芹, 何治亮.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90-12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
[8] |
郭颖, 王粤川, 韦阿娟, 吴昊明, 叶涛, 高坤顺, 曾金昌.
潜山内幕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海域秦皇岛30A地区白垩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2): 343-3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12
|
[9] |
张金友.
陆相坳陷盆地烃源岩内致密砂岩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凹陷高台子油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5): 991-100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18
|
[10] |
斯春松, 刘占国, 寿建峰, 李积永, 宫清顺, 张庆丰, 王鹏, 王波.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66-972.
|
[11] |
王艳忠.
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0, 28(4): 752-761.
|
[12] |
王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38-245.
|
[13] |
管红.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30-736.
|
[14] |
邓宏文.
车镇凹陷大王北地区沙二段滩坝成因类型、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15-724.
|
[15] |
严德天 王 华 王家豪 王清晨.
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41-848.
|
[16] |
张小莉.
惠民凹陷临邑洼陷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89-293.
|
[17] |
明海会, 金振奎, 金之钧, 杨明慧, 陈祥.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29-336.
|
[18] |
郭彦如.
银额盆地查干断陷闭流湖盆层序的控制因素与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95-301.
|
[19] |
杨剑萍, 许正豪, 姜在兴, 操应长, 陈发亮.
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70-674.
|
[20] |
金振奎, 邹元荣, 蒋春雷, 由伟丰.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3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