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符印, 王作栋, 张婷, 王文军, 李晓斌, 王志勇.
烃源岩中类胡萝卜烷系列化合物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92-110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3
|
[2] |
罗雨婷, 张敏.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原油高碳数三环萜烷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2): 569-58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1
|
[3] |
甘应星, 赵红静, 王志勇, 金颖, 温旺彪, 王杰.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β-胡萝卜烷富集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0
|
[4] |
王作栋.
烃源岩中C19~C29甾烷系列和25降藿烷系列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80-185.
|
[5] |
王建.
晋县凹陷赵7井原油中异常高丰度地芰烷化合物 的检出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72-379.
|
[6] |
靳永斌.
正构二十四烷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37-545.
|
[7] |
袁文芳.
济阳坳陷古近纪咸化层段甲藻甾烷和C31甾烷特征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83-687.
|
[8] |
宋 宁.
江苏金湖凹陷古近系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正构烷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307-313.
|
[9] |
南青云.
塔河油田原油甾藿烷系列化合物地球化学再认识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94-299.
|
[10] |
马素萍, 贺建桥, 夏燕青.
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124-128.
|
[11] |
傅宁, 李友川.
估算天然气成熟度的新指标——金刚烷指标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45-149.
|
[12] |
史继扬, 向明菊, 周友平.
生物标志物藿烷类的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310-313,318.
|
[13] |
张立平, 黄第藩, 廖志勤.
伽马蜡烷——水体分层的地球化学标志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36-140.
|
[14] |
夏燕青, 罗斌杰.
二环倍半萜烷生成演化的热模拟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06-113.
|
[15] |
妥进才, 邵宏舜, 黄杏珍.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盐湖现代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3, 11(2): 118-123.
|
[16] |
史继扬, 向明菊, 洪紫青, 林树基, 周启永.
五环三萜烷的物源和演化
. 沉积学报,
1991, 9(S1): 26-33.
|
[17] |
张水昌, 黄汝昌, 于心科.
盐湖盆地沉积有机质中的脱羟基维生素E
. 沉积学报,
1990, 8(1): 57-64.
|
[18] |
曾宪章, 刘淑珍, 马顺平.
未成熟生油岩中的“地质型”甾烷
. 沉积学报,
1989, 7(3): 91-92.
|
[19] |
尚慧芸, 姜乃煌.
陆相原油及生油岩中的特征生物标志物——伽傌烷
. 沉积学报,
1984, 2(4): 88-96.
|
[20] |
王忠然, 刘淑珍, 张振才, 陈献忠, 曾宪章.
单芳甾烷的GC/MS鉴定及其在石油勘探上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83, 1(1): 96-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