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藏北索县—巴青地区中侏罗世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1): 27-35.
|
[2] |
李凤, 刘亚娟, 王江涛, 贺行良.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分布与来源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88-995.
|
[3] |
.
东疆上二叠统烃源岩中的短链甾烷
. 沉积学报,
2014, 32(4): 784-789.
|
[4] |
.
广西田林龙江垌上石炭统黄龙组珊瑚礁古生态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04-412.
|
[5] |
.
4‐甲基甾烷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以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 沉积学报,
2012, 30(4): 770-778.
|
[6] |
肖传桃.
藏北安多东巧地区晚侏罗世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52-760.
|
[7] |
张宏亮.
云南星云湖沉积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来自正构脂肪醇的证据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52-359.
|
[8] |
王作栋.
烃源岩中C19~C29甾烷系列和25降藿烷系列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80-185.
|
[9] |
常洪伦 董旭明 巩恩普.
黔南晚石炭世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04-912.
|
[10] |
袁文芳.
济阳坳陷古近纪咸化层段甲藻甾烷和C31甾烷特征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83-687.
|
[11] |
南青云.
塔河油田原油甾藿烷系列化合物地球化学再认识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94-299.
|
[12] |
段毅, 彭林, 马兰花, 周世新.
兰州市大气飘尘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Ⅱ酮和醇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56-160.
|
[13] |
肖传桃, 李维峰, 胡明毅.
江汉盆地早三叠世生态地层学及古地理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1): 85-91.
|
[14] |
周世新, 曾凡刚, 李原, 罗斌杰, 段毅, 宋之光.
南沙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样品中甾、萜类化合物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63-166.
|
[15] |
朱扬明, 张春明, 张敏, 梅博文, 金迪威, 肖乾华.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重排甾烷形成的作用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03-108.
|
[16] |
张柏生, 刘文汇, 徐永昌, 沈平, 吴铁生.
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Ⅱ)──甾萜烷及芳烃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在过渡带内的系统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117-126.
|
[17] |
卢双舫, 黄第藩, 程克明, 姜春庆.
煤成油生成和运移的模拟实验研究 Ⅲ.甾、萜标记物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4): 93-99.
|
[18] |
李景贵, 崔明中, 李振西, 范璞, R. P. Philp.
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及其演化
. 沉积学报,
1994, 12(4): 66-76.
|
[19] |
曾宪章, 刘淑珍, 马顺平.
未成熟生油岩中的“地质型”甾烷
. 沉积学报,
1989, 7(3): 91-92.
|
[20] |
王忠然, 刘淑珍, 张振才, 陈献忠, 曾宪章.
单芳甾烷的GC/MS鉴定及其在石油勘探上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83, 1(1): 96-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