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石泽远, 张国成, 孙风波, 李倩倩, 杨雯童, 郑德顺.
豫西中元古界龙家园组浅海氧化还原性质研究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6
|
[2] |
曹运诚, 周海玲, 郑子涵, 陈多福.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发育顶界模拟——沉积物毛细管作用影响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229-12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08
|
[3] |
蒋昊原, 夏燕青, 刘善品, 张喜龙, 李继永, 王永超.
陆相沉积物风化强度与颜色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025-10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9
|
[4] |
樊秋爽, 夏国清, 李高杰, 伊海生.
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分析方法与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151-117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3
|
[5] |
伍宏美, 陈亚军, 孟朋飞, 马强, 宋小勇, 何兴华, 于家义, 何伯斌.
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方法
. 沉积学报,
2022, 40(3): 599-6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9
|
[6] |
祁钰, 顾尚义, 赵凤其.
南华盆地南沱冰期海水氧化还原特征
. 沉积学报,
2022, 40(3): 715-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39
|
[7] |
刘晓杰, 季银利, 向荣, 张大海, 李先国.
东海内陆架岩心中木质素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25-5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3
|
[8] |
张璇, 韦恒叶.
湖北秭归吴家坪组—长兴组界线氧化还原条件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3): 476-48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08
|
[9] |
赵思凡, 顾尚义, 沈洪娟, 吴忠银, 冯永.
华南地区南沱冰期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140-115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5
|
[10] |
李相博, 刘化清, 潘树新, 王菁.
中国湖相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04-9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93
|
[11] |
.
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33-339.
|
[12] |
李飞.
一种新的错时相沉积物——巨鲕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3): 585-595.
|
[13] |
曹广超.
11.5kaBP以来尕海沉积物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60-366.
|
[14] |
许淑梅.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微量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59-766.
|
[15] |
范德江, 刘升发, 张爱滨, 于子山, 王文正.
九种现代双壳类壳体物相组成的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75-482.
|
[16] |
朱扬明, 张春明, 张敏, 梅博文, 金迪威, 肖乾华.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重排甾烷形成的作用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03-108.
|
[17] |
李春园, 王先彬, 陈践发, 张同伟.
黄土沉积物中△C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估算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71-175.
|
[18] |
段毅, 罗斌杰, 惠荣耀.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五环三萜类的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1993, 11(3): 82-87.
|
[19] |
黎广钊, 刘敬合, 农华琼.
广西铁山港海区表层沉积物与沉积相
. 沉积学报,
1991, 9(2): 78-85.
|
[20] |
段毅, 罗斌杰.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分布及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2): 11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