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筱敏, 谈明轩, 董艳蕾, 李维, 秦祎, 张自力.
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讨论——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评述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5
|
[2] |
杨孝群, 李忠.
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进展——基于第33届国际沉积学会议的综述
. 沉积学报,
2018, 36(4): 639-65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4
|
[3] |
高志勇, 石雨昕, 毛治国, 冯佳睿, 崔京钢.
河流沉积学研究热点与进展——第11届国际河流沉积学大会综述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097-110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2
|
[4] |
.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14, 32(1): 8-18.
|
[5] |
吴因业.
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第18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综述
. 沉积学报,
2011, 29(1): 199-206.
|
[6] |
齐永安.
豫西济源中三叠世油房庄组曲流河岩相类型及沉积相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54-264.
|
[7] |
谭秀成, 王振宇, 李凌, 孙崇浩, 陈景山, 曹剑.
库车前陆盆地第三系沉积相配置及演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6): 790-797.
|
[8] |
谭秀成 王振宇 李凌 孙崇浩 陈景山 曹 剑.
库车前陆盆地第三系沉积相配置及演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790-797.
|
[9] |
李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6): 928-933.
|
[10] |
李 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28-933.
|
[11] |
梁狄刚.
第九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总结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140-142.
|
[12] |
许淑梅, 翟世奎, 李三忠, 周立宏.
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63-367.
|
[13] |
陈道秀, 林洪枝, 杨展飞.
珠江口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潜力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73-178.
|
[14] |
肖传桃, 李维峰, 胡明毅.
江汉盆地早三叠世生态地层学及古地理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1): 85-91.
|
[15] |
蔡峰, 许红, 郝先锋, 王玉净.
西沙—南海北部晚第三纪生物礁的比较沉积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4): 61-69.
|
[16] |
冯增昭, 吴胜和.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
. 沉积学报,
1987, 5(3): 40-58.
|
[17] |
曾明果.
评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
. 沉积学报,
1986, 4(3): 66-66.
|
[18] |
范德廉, 陈志明, 刘铁兵.
X射线照像术在泥质岩岩石学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86, 4(2): 122-124.
|
[19] |
安延恺.
从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地层学论岩相、古地理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85, 3(1): 111-119.
|
[20] |
郑浚茂, 王德发, 孙永传.
东濮断陷盐湖盆地下第三系砂体类型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84, 2(2): 1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