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怡乐, 李勇, 潘松圻, 赵正福, 荆振华, 王学天.
华北石炭—二叠系有机质富集的天文旋回约束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84
|
[2] |
潘荣, 朱筱敏, 刘芬, 李勇, 张剑锋.
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73-980.
|
[3] |
.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二次生烃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1): 179-188.
|
[4] |
马收先.
南华北石炭—二叠系陆表海层序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97-508.
|
[5] |
曹 剑.
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方解石脉的碳、氧、锶同位素组成与含油气流体运移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22-729.
|
[6] |
李 军.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89-596.
|
[7] |
.
山东济阳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储层沉积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02-510.
|
[8] |
李江涛, 李增学, 余继峰, 郭建斌, 刘晓丽, 柳汉丰.
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地层对比——以鲁西和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39-645.
|
[9] |
李伟, 张枝焕, 朱雷, 韩立国, 杨永才.
山西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生排烃史分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37-345.
|
[10] |
纪友亮, 冯建辉, 王声朗, 谈玉明, 张宏安, 王德仁.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盐岩和膏盐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25-231.
|
[11] |
黄思静, 石和, 张萌, 沈立成, 刘洁, 武文慧.
上扬子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01, 19(4): 481-487.
|
[12] |
黄思静, 石和, 张萌, 沈立成, 刘洁, 武文慧.
上扬子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 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81-487.
|
[13] |
魏红红, 彭惠群, 李静群, 谢正温, 漆雕良.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03-408.
|
[14] |
朱筱敏, 王贵文, 谢庆宾.
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石炭系障壁岛后冲溢扇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1): 43-47.
|
[15] |
冯宝华.
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火山灰沉积水解改造而成的高岭岩
. 沉积学报,
1989, 7(1): 101-108.
|
[16] |
梅博文, 王铁冠, 刘厚仁, 陈孔全.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腐殖煤中的四环二萜烷
. 沉积学报,
1989, 7(4): 133-140.
|
[17] |
霍清.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物砂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88, 6(1): 109-117.
|
[18] |
伊海生, 宋天锐.
徐州石炭—二叠系中首次发现一种特殊形态的地开石
. 沉积学报,
1988, 6(4): 130-136.
|
[19] |
黄操明, 周绮峰.
霍县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8, 6(4): 72-80.
|
[20] |
隗合明.
四川渠县三叠系膏盐的同生、成岩、后生及表生变化
. 沉积学报,
1987, 5(4): 5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