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倩, 谢远云, 郝冬梅, 迟云平, 康春国, 吴鹏, 刘硕.
松嫩平原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6): 1702-171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54
|
[2] |
肖春晖, 王永红, 林间.
近1 Ma以来帕里西维拉海盆沉积物物源和古气候:粒度和黏土矿物特征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08-5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1
|
[3] |
高小雪, 韩瑞辰, 范虎童, 王永波, 赵艳, 沈吉, 刘兴起, 汪勇.
云南北海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过去2050年气候演化及对区域人类文明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20, 38(5): 1016-10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00
|
[4] |
王兆夺, 黄春长, 庞奖励, 刘安娜, 周亚利, 查小春.
甘肃庄浪全新世黄土土壤物源分析及古气候恢复重建
. 沉积学报,
2020, 38(4): 781-78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7
|
[5] |
黄丹青, 杨利荣, 李建星, 岳乐平, 潘峰, 徐永, 张余波.
阿尔金新近纪红黏土粒度特征及古气候记录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09-31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9
|
[6] |
何大双, 侯读杰, 黄海平.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地区泥炭正构烷烃与正烷酮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5): 1049-105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73
|
[7] |
李楠楠, 介冬梅, 阳金秀, 陈雪松, 陈玉洁, 胡楚天, 乔志和.
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73-883.
|
[8] |
张瑞虎.
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测量时间对泥炭中无机矿物颗粒粒度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1, 29(2): 374-380.
|
[9] |
张新荣.
东北泥炭表土沉积植硅体—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建立及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76-682.
|
[10] |
于学峰, 周卫健, 刘晓清, 郑艳红, 宋少华.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6): 864-869.
|
[11] |
章伟艳, 张富元, 章伟德, 卢冰, 杨克红, 赵国军.
南海东部69柱粒度分维指标与气候代用指标的分形比较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96-701.
|
[12] |
曹红霞, 张云翔, 岳乐平, 王煜.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粒度组成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82-486.
|
[13] |
黄俊华, 胡超涌, 周群峰, 杨桂芳.
长江中游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同位素、微量元素记录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42-446.
|
[14] |
薛祥煦, 鹿化煜, 周杰.
陕西旬邑新近系红土剖面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18-123.
|
[15] |
孙东怀, 鹿化煜, David Rea, 孙有斌, 吴胜光.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27-335.
|
[16] |
戴雪荣, 李吉均, 俞立中, 师育新, 王家澄.
兰州风尘沉积的粒度分布模式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1): 36-42.
|
[17] |
王兆荣, 支霞臣, 张汉昌.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 沉积学报,
1997, 15(1): 77-79.
|
[18] |
应光国, 张柏生, 吉利民.
泥炭的热模拟研究──过渡带气形成机理探讨
. 沉积学报,
1995, 13(2): 44-47.
|
[19] |
龚绍礼.
河南禹县煤矿区煤质特征与成煤环境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89, 7(3): 83-89.
|
[20] |
秦勇, 金奎励.
滇西腾冲盆地中晚更新世泥炭向软褐煤的转化特征及异常煤化作用
. 沉积学报,
1989, 7(3): 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