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小力, 李荣西, 李小刚, 赵帮胜, 刘福田, 覃小丽, 赵迪, 刘齐, 张艳妮.
青藏高原东北缘宁南盆地晚古近纪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06-2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82
|
[2] |
戴霜, 胡惠, 马晓军, 樊鑫, 张明震, 姚旭, 王荣华, 郭雪莲, 刘成英, 王子璇, 王艺霖, 李彦杰, 孔雪, 韩思远.
青藏高原东北部武威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划分及其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2): 378-3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0
|
[3] |
马帅, 陈世悦, 孙娇鹏, 贾贝贝, 王志金.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沉积—构造事件耦合关系
. 沉积学报,
2019, 37(4): 674-68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1
|
[4] |
.
盆山系统沉积学—兼论华北和塔里木地区研究实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757-772.
|
[5] |
.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24-833.
|
[6] |
.
陕西柞—山—商晚古生代拉分断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沉积学报,
2013, 31(2): 193-209.
|
[7] |
.
陕西凤太晚古生代拉分盆地动力学与金—多金属成矿
. 沉积学报,
2012, 30(3): 405-421.
|
[8] |
胥勤勉.
金沙江金坪子堆积体形成过程对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气候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1, 29(5): 935-945.
|
[9] |
王永波.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近4000年来尘暴事件初探——来自库赛湖沉积物粒度的证据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91-696.
|
[10] |
朱迎堂 方小敏 高军平 伊海生 王世锋 张伟林.
青藏高原南部乌郁盆地渐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相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775-782.
|
[11] |
李 勇.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成都盆地物源分析与水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09-320.
|
[12] |
王修喜, 李吉均, 宋春晖, 张军, 赵志军, 高军平, 潘美慧.
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新生代抬升——天水盆地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 沉积学报,
2006, (6): 783-789.
|
[13] |
刘志飞, 王成善, 金玮, 伊海生, 郑洪波, 赵西西, 李亚林.
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10-217.
|
[14] |
张珂, 刘开瑜, 吴加敏, 杨景春, 蔡剑波.
宁夏中卫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65-473.
|
[15] |
郑洪波, Kutherine Butcher, Chris Powell.
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Ⅱ沉积相与沉积盆地演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1): 46-51.
|
[16] |
郑洪波, KatherineButcher, ChrisPowell.
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I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75-281.
|
[17] |
周江羽, 王江海, 尹安, Spurlin M S, Horton B K.
青藏东北缘早第三纪盆地充填的沉积型式及构造背景——以囊谦和下拉秀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2, 20(1): 85-91.
|
[18] |
李相博, 王新民, 袁剑英, 马龙, 靳久强, 于均民, 晁吉俊.
青藏高原东北部旋卷(扭)构造变形遥感探测及其地球动力学与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33-439.
|
[19] |
宋春晖, 方小敏, 高军平, 孙东, 范马洁.
青藏高原东北部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 沉积学报,
2001, 19(4): 493-500.
|
[20] |
任战利, 赵重远.
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34-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