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津剑, 王爱军, 叶翔, 陶舒琴, 蔡枫.
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周边海域现代沉积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24, 42(2): 558-5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58
|
[2] |
王媛媛, 杨鳗郅, 张国成.
珠江三角洲潮坪沙蚕遗迹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52
|
[3] |
贺华瑞, 栾锡武, 龚梁轩, 叶传红, 闫恒.
南昆嵩凹陷中新世以来三角洲地震响应与沉积充填演化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68-15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4
|
[4] |
舒梁锋, 张向涛, 张忠涛,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25-8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6
|
[5] |
周良, 王洋, 杜学斌, 卜建军, 吴俊, 吕万军, 刘秀娟.
珠江三角洲西缘晚第四纪沉积演化和最大海侵古岸线的重建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19-13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7
|
[6] |
吴超, 郑祥民, 王辉, 周立旻, 钱鹏.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及沉积环境判别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5-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0
|
[7] |
白雪莘, 张卫国, 董艳, 潘大东, 王张华, 孙千里, 陈静, 陈中原, 刘晋嫣.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65-117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4
|
[8] |
李小平, 柳保军, 丁琳, 郝建光, 龚文.
海相三角洲沉积单元划分及其对勘探砂体对比的意义——基于现代珠江三角洲沉积水动力综合研究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55-5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13
|
[9] |
李晓路, 于兴河, 谭程鹏, 杜永慧, 单新, 王志兴.
潮汕地区全新世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演化与砂体展布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06-71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9
|
[10] |
韦成龙, 张珂, 余章馨, 邱燕.
珠江口外海域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对比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13-72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0
|
[11] |
.
基于磁学和粒度参数的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层演化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18-526.
|
[12] |
宫少军, 秦志亮, 叶思源, 乔吉果, 赵卫.
黄河三角洲ZK5钻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55-862.
|
[13] |
.
敞流沉积环境中“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体系”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60-269.
|
[14] |
张昌民.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0, 28(5): 933-944.
|
[15] |
张 瑞.
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210Pb分布特征及其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04-713.
|
[16] |
刘志飞, 王成善.
西藏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恰布林组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
. 沉积学报,
1998, 16(3): 6-13.
|
[17] |
蓝先洪.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55-162.
|
[18] |
石国平.
珠江口盆地下中新早期的水下潮汐三角洲
. 沉积学报,
1989, 7(1): 135-142.
|
[19] |
秦蕴珊, 赵松龄.
晚更新世以来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结构与环境变迁
. 沉积学报,
1987, 5(3): 105-112.
|
[20] |
孙和平, 李从先, 业治铮.
广西南流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层序及沉积过程
. 沉积学报,
1987, 5(2): 133-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