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恩照, 王皓, 覃英伦, LatifKhalid, RiazMuhammad.
寒武纪芙蓉统均一石沉积组构及环境特征—以河北涞源长山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20, 38(1): 76-9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5
|
[2] |
王龙, 李伟强, 王皓, 吴海, 辛浩.
华北地台马沟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岩的组构特征、沉积环境和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93-12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8
|
[3] |
刘沛显, 关平, 冯帆, 贾文博, 张巍, 邓世彪, 金亦秋.
塔西台地寒武纪沉积环境演化与海陆耦合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092-110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08
|
[4] |
.
川北秦岭地区震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新认识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7.
|
[5] |
曾雄伟, 周鹏, 刘安, 王建坡, 杜远生.
三峡东部地区泥盆系写经寺组下部一套可能的海啸沉积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16-822.
|
[6] |
.
地质名山馒头山及其附近早寒武世古地震沉积事件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021-1031.
|
[7] |
.
浙江桐村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驱动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12, 30(5): 795-805.
|
[8] |
.
黔东镇远地区早寒武世清虚洞组潮坪风暴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5): 787-794.
|
[9] |
王立成.
海啸和海啸沉积
. 沉积学报,
2010, 28(3): 596-610.
|
[10] |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
[11] |
宋天锐, 和政军, 万渝生, 张巧大, 丁孝忠.
前寒武纪沉积岩中自生独居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18-124.
|
[12] |
宋天锐.
大连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自生独居石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663-667.
|
[13] |
王翔, 胡健民.
鄂北南化地区寒武纪缓坡沉积及层序
. 沉积学报,
1996, 14(3): 47-55.
|
[14] |
于炳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1): 33-39.
|
[15] |
安延恺, 李汉瑜.
由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变探讨构造对沉积的控制
. 沉积学报,
1991, 9(1): 20-26.
|
[16] |
陈志明.
扬子地台寒武纪沉积建造
. 沉积学报,
1989, 7(3): 11-20.
|
[17] |
范德廉, 叶杰, 杨瑞英, 黄忠祥.
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 沉积学报,
1987, 5(3): 81-95.
|
[18] |
崔克信, 甄勇毅.
华南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7, 5(1): 1-9.
|
[19] |
刘宝珺, 许效松, 罗安屏, 康承林.
中国扬子地台西缘寒武纪风暴事件与磷矿沉积
. 沉积学报,
1987, 5(3): 28-39.
|
[20] |
高振中, 段太忠.
湘西黔东寒武纪深水碳酸盐重力沉积
. 沉积学报,
1985, 3(3): 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