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江骏, 陈朝兵, 程皇辉, 朱玉杰, 罗静兰, 王茜, 马迪娜·马吾提汗.
成岩作用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21, 39(4): 1031-104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0
|
[2] |
王乾右, 杨威, 葛云锦, 宋岩, 姜振学, 罗群, 左如斯, 李耀华, 刘聃, 张帆, 王耀华, 鲁健康.
不同沉积微相致密储层的成岩响应及其控储机理
. 沉积学报,
2021, 39(4): 841-86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2
|
[3] |
胡鹏, 于兴河, 陈宏亮, 赵晨帆, 周进松, 韩小琴, 李亚龙.
障壁坝砂体储层特征与成岩孔隙定量演化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本溪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90-40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1
|
[4] |
陈贺贺, 朱筱敏, 陈纯芳, 尹伟, 施瑞生.
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成藏史耦合关系研究——以鄂尔多斯南部镇原—泾川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2): 401-41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29
|
[5] |
郑庆华, 柳益群.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沉积学报,
2015, 33(5): 1000-101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16
|
[6] |
.
鄂尔多斯盆地余兴庄—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山3 2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031-1040.
|
[7] |
贺静.
物源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x长6砂岩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11, 29(1): 80-87.
|
[8] |
孙海涛.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24-733.
|
[9] |
丁晓琪.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储层成岩体系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1): 97-104.
|
[10] |
宋子齐.
基于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确定特低渗透相对优质储层——以AS油田长61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定量评价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1): 88-96.
|
[11] |
罗 忠.
层序界面对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露头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07, 25(6): 903-914.
|
[12] |
刘林玉, 王震亮, 张龙.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6, (5): 690-697.
|
[13] |
.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90-697.
|
[14] |
李斌, 孟自芳,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74-583.
|
[15] |
王琪, 禚喜准, 陈国俊, 史基安, 王多云.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姬源地区三叠系长4+5砂岩成岩演化特征与优质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5, 23(3): 397-405.
|
[16] |
史基安, 王金鹏, 毛明陆, 王琪, 郭正权, 郭雪莲, 卢龙飞.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3): 373-380.
|
[17] |
刘德良, 谈迎, 孙先如, 李振生, 方国庆, 陶士振.
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95-704.
|
[18] |
顾家裕, 方辉, 贾进华.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辫状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17-523.
|
[19] |
傅强.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以辽河盆地荣37块气田下第三系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3): 92-96.
|
[20] |
张绍平.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顶盐溶作用及其储集孔隙成因
. 沉积学报,
1994, 12(1): 7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