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易亮.
莱州湾第四系初步框架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6): 1739-17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82
|
[2] |
黄学勇, 高茂生, 侯国华, 张戈, 刘森, 党显璋.
现代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及附近海域沉积特征认识与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2): 408-4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3
|
[3] |
成沁梓, 王峰, 陈锦, 葛灿, 赵旋琪, 陈莹璐, 年小美, 张卫国, 陈中原, Kam⁃biuLIU.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磁性特征空间差异及其冲淤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215-12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9
|
[4] |
刘力, 程婷, 吴超, 任少芳, 周立旻, 郑祥民.
长江三角洲东部岛屿风尘堆积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3): 518-52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9
|
[5] |
丛静艺, 袁忠鹏, 胡刚, 毕世普, 张勇, 王永红, 马晓红, 江云水, 宁泽.
长江远端三角洲多源沉积分异作用及其动力机制
. 沉积学报,
2020, 38(3): 528-5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64
|
[6] |
吴超, 郑祥民, 王辉, 周立旻, 钱鹏.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及沉积环境判别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5-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0
|
[7] |
白雪莘, 张卫国, 董艳, 潘大东, 王张华, 孙千里, 陈静, 陈中原, 刘晋嫣.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65-117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4
|
[8] |
.
长江水下三角洲向南延伸泥质带浅地层结构及沉积物特征初探——以朱家尖岛以东海域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96-305.
|
[9] |
李磊.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07-416.
|
[10] |
郑民, 孟自芳.
新疆拜城古近系磁性地层划分
. 沉积学报,
2006, (5): 650-656.
|
[11] |
.
新疆拜城古近系磁性地层划分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50-656.
|
[12] |
高剑波, 钟建华, 徐小林, 温志峰, 黄立功, 刘云田, 江波.
阿尔金断裂为边界的盆地斜坡带扇三角洲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06-215.
|
[13] |
王立武, 李建忠, 王兆云, 卢宗盛.
松辽盆地保乾三角洲前缘带演变及其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04-408.
|
[14] |
邓秀芹, 岳乐平, 滕志宏, 边小卫.
塔里木盆地周缘库车组、西域组磁性地层学初步划分
. 沉积学报,
1998, 16(2): 82-86.
|
[15] |
岳乐平.
黄土高原黄土、红色粘土与古湖盆沉积物关系
. 沉积学报,
1996, 14(4): 148-153.
|
[16] |
邓云山, 吴志勇, 吉利民, 阎存凤.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二叠纪地层时代划分
. 沉积学报,
1996, 14(3): 97-102.
|
[17] |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
[18] |
李粹中.
南海深海短柱样的磁性地层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36-142.
|
[19] |
梅志超, 林晋炎.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 沉积学报,
1991, 9(4): 1-11.
|
[20] |
袁迎如.
长江三角洲海区的浅层地震层序
. 沉积学报,
1986, 4(4): 6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