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7卷  第5期

沉积学报 第37卷 第5期
2019, 37(5): 0-0.
摘要:
陆相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研究
2019, 37(5): 1-2.
摘要:

深水重力流沉积领域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与研究的热点,陆相盆地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在我国已有50年历程,老一辈沉积学家围绕湖相重力流理论及油气勘探实践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相继建立了断陷型、坳陷型及前陆型湖盆浊流沉积模式,从而使陆相湖盆充填模式与沉积特征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近10年来,随着国际深水沉积理论的发展与我国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湖盆深水沉积研究工作再次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湖盆深水搬运—沉积过程、沉积作用、沉积模式、地震响应及技术方法等方面涌现出大量令世人注目的成果,标志着我国陆相湖盆重力流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创新发展阶段。
“陆相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研究”专栏针对性地组织了一批相关文章,旨在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陆相盆地深水沉积理论认识,推动我国湖盆深水沉积油气勘探事业。专栏共收集论文5篇,主要内容如下:
国际著名地质学家Henry W.Posamentier教授等人撰写的《深水浊流沉积综述》(An Overview of Deep-water Turbidite Deposition)一文,系统总结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海平面变化对深水浊流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对陆相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作者认为,浊流沉积体系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区域:区域1位于上游近物源一端,包括陆棚边缘及支流供给峡谷,在这个区域沉积物重力流完全受峡谷壁的限制。区域2的显著特点是发育单一的供给水道复合体,其中的重力流不完全受水道壁的限制,常常形成与水道相伴生的天然堤沉积。当供给水道过渡为前缘分散体系或末端扇时就让位于区域3。区域3末端扇发育沟道化流体,但天然堤非常有限,因而经常发生决口,形成富砂的溢岸沉积。
李相博等在对我国陆相盆地重力流沉积50年研究历程回顾的基础上,对近10年来湖盆深水沉积研究中涌现出的新成果、新认识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包括4个方面:1)湖盆中央深水区至少存在浊流、异重流、砂质碎屑流及底流4种类型的重力流与牵引流沉积;2)湖盆中不同类型的流体在搬运与沉积过程中存在互相转化,形成混合事件层(Hybrid eventbed);3)建立了湖相砂质碎屑流搬运—沉积过程的鉴别标志——“泥包砾”结构(Mud-coated intraclasts);4)地震沉积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湖相重力流内部沉积单元解剖、湖盆深水沉积模式建立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论文最后对湖盆深水沉积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以往关于砂级、泥级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合沉积研究相对较多,而针对扇三角洲内砾级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较少,缺少典型实例。王越等以露头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中二叠统大河沿组、塔尔朗组扇三角洲的混合沉积特征的分析,结合前人在古气候方面的认识,建立了扇三角洲混合沉积模式。张国栋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露头剖面的解剖,通过岩石薄片观察和激光粒度分析,研究了块状砂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其垂向变化,认为属于洪水成因的异重流沉积。
操应长等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地区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的研究,认为主要为重力流与牵引流共同控制的扇三角洲体系,并定量划分了扇三角洲体系的岩相—成岩相类型,分析了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

专栏·陆相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研究
深水浊流沉积综述
Henry W. Posamentier, Venkatarathnam Kolla, 刘化清
2019, 37(5): 879-9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9
摘要:
深水浊积岩通常发育在风暴浪基面以下、几十米至数千米的水体深度范围内。当沉积中心位于或接近陆架边缘时,浊流沉积系统往往最为活跃,而且通常与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的低位体系域有关。深水沉积事件可细分为低位域早期和低位域晚期。低位域早期以规模不断增大和更频繁的流体(浊流)事件为特征;而低位域晚期则以规模逐渐变小且频率降低的流体(浊流)事件为特征。因此,在低位域早期,流体流量不断增大,水道以侵蚀并逐渐变深为主,仅能残存较少的沉积物。随后,在低位域晚期,流体流量逐渐变小,因而水道内的沉积填充物可以得以保存。浊流体系通常发育3个特征迥异的区域:区域1对应浊流体系的近端(上游),以支流峡谷为特征;区域2为浊流体系的中间部分,以单一补给水道复合体系为特征,因浊流水体的高度比补给水道高,因而常常发育天然堤沉积;区域3为浊流体系的远端,以频繁的决口、砂质溢岸以及水道充填为特征,从地貌学上可以将其描述为末端扇,从沉积过程来看,可将其称为前缘分散体系。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来看,低位域沉积常常夹持于富泥的远端高位域和海侵体系域沉积之间。低位域早期—晚期沉积序列往往是以富砂的区域3末端扇沉积被区域2水道—天然堤沉积所覆盖为特征。
中国湖相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李相博, 刘化清, 潘树新, 王菁
2019, 37(5): 904-9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93
摘要:
深水重力流沉积领域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与研究的热点,陆相盆地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在我国已有50年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浊流理论探索与发展阶段(1970—1980年)、浊流理论工业化应用阶段(1990—2000年)和砂质碎屑流研究阶段(2010年以后)。近10年来,随着国际深水沉积理论的发展与我国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湖盆深水沉积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成果、新认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湖盆中央深水区至少存在浊流、异重流、砂质碎屑流及底流4种类型的重力流与牵引流沉积;2)湖盆中不同类型的流体在搬运与沉积过程中存在互相转化,形成混合事件层(Hybrid Event Bed);3)建立了湖相砂质碎屑流搬运—沉积过程的鉴别标志—— “泥包砾”结构(Mud-coated intraclasts);4)地震沉积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湖相重力流内部沉积单元解剖、湖盆深水沉积模式建立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展望未来,为适应油气工业勘探开发需求,湖盆深水沉积研究发展趋势主要有5个方面: 1)深水砂体成因类型划分、搬运—沉积过程及沉积模式的建立与完善;2)深水泥页岩(细粒沉积)成因机理、类型划分及其油气意义研究;3)深水沉积“源—汇”系统与地震响应及评价预测研究;4)深水沉积搬运—沉积过程实验模拟研究;5)新的深水沉积理论体系建立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中二叠统扇三角洲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王越
2019, 37(5): 922-9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90
摘要:
在精细测量和详细观察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二叠系露头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二叠统大河沿组与塔尔朗组扇三角洲相内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合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大河沿组以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其下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粗砾中砾岩,碳酸盐组分不发育;上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中砾细砾岩,夹若干层条带状分布的砾质泥晶灰岩。塔尔朗组底部自下而上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为底凸顶平的砂砾岩体,下部发育灰绿色含中砾细砾岩夹含砾泥晶灰岩,灰岩呈断续条带状分布,横向延伸距离较小;上部发育灰绿色细砾岩夹含砾泥晶灰岩,灰岩在横向上的延伸距离较大。水下分流间湾以灰绿色泥岩和层状含砂泥晶灰岩为主,灰岩在横向上分布较稳定。结合前人在研究区中二叠世古气候、沉积环境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建立了扇三角洲混合沉积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三水河剖面上三叠统块状砂岩的异重流成因——来自岩石结构的证据
张国栋, 鲜本忠, 晁储志, 宋德邻, 刘建平, 于硕, 王馨冉, 晏奇
2019, 37(5): 934-94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6
摘要:
由于储层质量好、非均质性弱、成藏条件优越,深水沉积中的块状砂岩常常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相对具有各种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的其他砂岩而言,块状砂岩的成因判识难度更大。因此,对块状砂岩成因机制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其沉积过程的认识,制约了其沉积模式、储层预测地质模型的重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县三水河剖面中发育的晚三叠世中层—巨厚层块状砂岩,利用高密度岩石样品的岩石薄片和激光粒度分析,对块状砂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其垂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块状砂岩为长石岩屑质极细砂—细砂岩,内部偶含漂浮状灰黑色、红褐色泥砾,底部发育球枕、沟模等沉积构造;2)块状砂岩之间及其与交错层理砂岩层之间夹薄层—极薄层灰黑色泥岩、油页岩,二者间突变接触常见;3)岩石薄片中碎屑颗粒分选差,呈棱角—次棱角状,成分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4)粒度组成上,跳跃组分与悬浮组分各占50%左右,显示底床载荷与悬浮载荷同时存在且贡献相当;5)其偏度与浊流沉积相似,但其分选略差于浊流沉积,与三角洲沉积相差更远;6)垂向上,块状砂岩内部存在多期分米级复合韵律,厚度范围为10~30 cm。综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沉积构造、微观显微结构、粒度组成及其搬运过程、沉积分异解释结果,认为该剖面块状砂岩为洪水成因的异重流沉积。该研究丰富了对深水块状砂岩成因的理解,深化了异重流沉积块状砂岩结构特征的认识,同时也为异重流沉积的判识提供了依据。
玛湖凹陷夏子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操应长, 燕苗苗, 葸克来, 吴松涛, 朱宁, 朱如凯
2019, 37(5): 945-9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2
摘要: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地区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定量统计分析等,对研究区岩石学特征、储集物性、成岩作用特征及差异性表征、储层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类型。并总结出杂基支撑中砾岩相、杂基支撑细砾岩相、颗粒支撑中砾岩相、颗粒支撑细砾岩相、砾质砂岩相、含砾砂岩相、粗砂岩相、中砂岩相、细砂岩相、粉砂岩相及泥岩相11种岩相类型以及6种岩相组合类型。储集空间主要为长石、岩屑颗粒及杂基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5%~21.2%,平均7.94%,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982)×10-3 μm2,平均为5.6×10-3 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研究区发育压实、胶结、溶解等成岩作用类型,共划分出8种成岩相。岩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储层物性。扇三角洲平原泥石流沉积储层以杂基支撑中砾岩、杂基支撑细砾岩、中砂岩相和细砂岩相为主,压实作用强,杂基含量高,胶结作用与溶蚀作用弱,储集性能差,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储层以颗粒支撑中砾岩、颗粒支撑细砾岩、含砾砂岩和粉砂岩相为主,成岩作用复杂,相序底部压实较强,中部可见沸石与碳酸盐胶结,保留少量的原生粒间孔隙,并且不稳定岩屑颗粒和沸石胶结物通常发生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
沉积与沉积矿产
黔西南郭家湾地区中三叠世坡段组幻龙化石埋藏环境——来自碳酸盐岩岩相与碳、氧同位素的指示
向坤鹏, 贺永忠, 赵磊, 安亚运, 盘应娟, 何犇, 刘奎勇
2019, 37(5): 957-9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4
摘要:
为详细刻画黔西南郭家湾一带中三叠世安尼期幻龙化石的埋藏环境,对所属地层坡段组进行岩相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属于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和礁缘斜坡亚相,包含五种沉积微相类型。全岩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18OPDB值为-6.28‰~-2.11‰,平均值为-4.36‰;δ13CPDB值为+0.50‰~+2.86‰,平均值为1.58‰,与黔西南及邻区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获得古海水温度为16℃~20℃,盐度为125.77~131.62,指示为正常温暖的海相沉积环境。淡水的加入是导致δ13CPDBδ18OPDB在化石层显示轻微负偏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还原化石的埋藏活动表明:地震活动导致碳酸盐岩台地局部地层失稳,形成含大量幻龙骨骼的碎屑流最终于礁缘斜坡地带发生卸载,形成异地埋藏化石层。研究结果为进行黔西南及邻区三叠纪化石群特异埋藏分析提供资料。
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常嘉, 陈世悦, 鄢继华
2019, 37(5): 968-9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9
摘要:
为揭示渤海湾盆地陆表海背景下的煤系层序地层界面形成机制以及层序地层格架内的聚煤作用特征,以淄博博山地区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古构造运动形成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正常海退形成的下切谷冲刷面、盆地基底构造运动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以及最大海退面等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区含煤地层划分为三个七级层序。经对比研究层序内的煤层的发育特征后认为,潮坪泥炭坪、潟湖及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为煤层最有利发育相带。SQ2、SQ3、SQ4、SQ5、SQ6层序内均有可采煤层发育。
冀中坳陷奥陶系多期岩溶发育特征
闫伟, 金振奎, 韩春元, 赵文龙
2019, 37(5): 981-9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0
摘要:
冀中坳陷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但在不同的层位和不同的地区岩溶孔洞缝的发育程度差别很大,表明岩溶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同。通过显微镜下和露头剖面对裂缝产状和切割关系的分析,识别出了至少三期裂缝。研究表明:这三期裂缝分别对应于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岩石破裂事件。通过露头、镜下对孔洞缝形态的研究,结合胶结物的阴极发光特征,认为冀中坳陷奥陶系存在同生期岩溶、埋藏期岩溶和表生期岩溶。多期的岩溶作用形成了目前奥陶系的岩溶储层。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对冀中坳陷的岩溶作用影响不同。在近地表环境下,奥陶系经历的构造活动越强烈,溶洞发育率越高。对比冀中坳陷内各岩溶古地貌类型和放空漏失的数据,表明岩溶洼地也是有利的古地貌类型,分析认为这种岩溶洼地为不积水的岩溶洼地。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在垂向上具有不同深度范围的水平岩溶分带,对应于不同地貌类型下的渗流带和潜流带。在靠近深大断裂带附近,有大量的钻具放空和泥浆漏失,并且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表明有热液的存在。在岩溶作用较弱、溶洞发育率低的区域,白云岩和石灰岩的薄互层段是有利的岩溶发育层段。
现代沉积与环境
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壳微量元素古环境古气候意义
陈伟, 李璇, 曾亮, 王庆同, 焦学尧, 杨平, 江小青, 马锦龙
2019, 37(5): 992-10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92
摘要:
介壳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沉积古环境古气候意义,结合介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和介壳化石组合生态环境特征可得到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更为详尽的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特征。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壳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U/Ca及元素Sr、Ba、U在A阶段(28.35~26.42 Ma)值较低,B阶段(26.42~23.08 Ma)值整体较高,段末值有所下降,C阶段(23.08~22.33 Ma)值明显上升,Mn/Ca和Mn值变化大致相反。A阶段Sr/Ca和Sr均值(分别为0.002 278、37.76×10-9)较低,B阶段均值(分别为0.003 347、41.46×10-9)较高,C阶段二者均值(分别为0.003 346、56.06×10-9)也较高,Ba/Ca、U/Ca、B、U有着类似的平均值变化特征,Mn/Ca和Mn值有着相反的平均值变化特征。同时相应各阶段介壳化石组合有所不同。通过介壳微量元素变化及化石组合特征,结合同期深海氧同位素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上干柴沟组中上段柴西古湖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特征为: A阶段,盐度较低和还原性较强,水位较高,气候相对温暖润湿;B阶段,整体盐度较高和氧化性较强,水位较浅,气候整体炎热干旱,段末气候干旱程度降低;C阶段,盐度和氧化性增高,湖水变浅,气候向冷干演化,响应了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化。该地区该时段古气候主要受全球气候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与副特提斯海西退也有一定关系。
甘肃嘉峪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评价
杨倩, 鲁新川, 殷建国, 尹常亮, 吴靖宇, 郭晖, 张昱
2019, 37(5): 1006-10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8
摘要:
为研究嘉峪关市重金属分布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嘉峪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和含量变化,并评价其富集程度,判断其来源和影响因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量嘉峪关市13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六种重金属元素(Cr、Cd、Cu、Pb、Ni、Zn)的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81.6 mg/kg、0.35 mg/kg、60.68 mg/kg、51.39 mg/kg、108.65 mg/kg、161.0 mg/kg。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六种元素地累积指数排序依次为: Cr > Cd > Pb > Cu > Zn > Ni,各功能区重金属元素整体富集程度依次为工业区 > 戈壁 > 生活区 > 农业区。戈壁采样点重金属元素含量(除Ni外)高于农业区,除工业因素外,地表植被的缺失加剧了戈壁地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结合主成分分析,重金属元素空间展布,及内梅罗指数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分析了各元素可能的来源,认为Cr、Zn主要来自以钢铁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源,Cd、Cu、Pb来自于交通源,Ni可能与钢铁生产或当地背景值有关。通过分析嘉峪关市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以期为改善当地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参考。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陆相盆地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其形成与保存条件——以青海湖现代沉积为例
王菁, 李相博, 刘化清, 张志杰, 完颜容, 王宏波, 黄军平
2019, 37(5): 1016-103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8
摘要:
滩坝砂体由于经历了湖浪作用的反复淘洗物性良好,成为近年来石油勘探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现代沉积特征的实地考察,从沉积环境、水动力及沉积特征等诸多方面建立了滨岸滩坝沉积的综合鉴别特征,指出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反粒序(滩)、正粒序(坝)以及不含泥质等特征是识别滩坝砂体的典型标志。分析结果表明:物源—水动力—湖盆底形—湖岸线—湖平面(基准面)是决定青海湖滩坝是否发育(形成+保存)的主控因素,其中物源为滩坝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水动力为沉积物改造及滩坝形成提供了源动力,湖盆底形与湖岸线决定了滩坝形成的平面位置与规模范围,湖平面(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沉积保存与否的地质命运。陆源滩坝砂体的形成较为容易,但保存较难,只要具备物源、湖盆底形及水动力等基本条件,低位域、高位域及湖侵域都可能形成滩坝砂体,但只有位于长期基准面旋回早期或三级层序湖侵期的滩坝沉积才能得到较好的保存。这对我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三角洲平原砂岩差异成岩及其对储层分类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殷家城地区延安组为例
潘星, 王海红, 王震亮, 刘一仓, 高徐辉, 王联国, 肖胜东
2019, 37(5): 1031-10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2
摘要:
成岩作用直接影响储层的孔隙演化,控制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厘清储层的差异成岩作用及其与油气充注的序列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芯观察和各类薄片显微镜下鉴定统计,综合X衍射、荧光、物性和压汞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殷家城—合道地区延安组三角洲平原砂岩差异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分类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原始沉积和成岩流体的差异性是储层差异成岩的主要原因,不同成岩相和储层类型与试油产量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分流河道中—粗粒砂岩原始孔隙度大,酸性溶蚀作用较强,粒模孔和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好,为大孔喉中孔中高渗储层,多见工业油流井,为Ⅰ类储层;分流河道中—细粒砂岩成岩演化较为缓慢均一,酸性溶蚀产生大量散点状溶孔,孔喉连通性差,为与Ⅰ类储层主要区别,孔隙度相当但渗透率较小,为小中孔喉、中孔中低渗储层,多见低产油流井,为Ⅱ类储层;天然堤含泥细—粉砂岩压实作用强烈,云母弯曲变形,为主要减孔因素,根据方解石含量可将其进一步分为两类,一类无明显方解石胶结,为特小孔喉、低孔特低渗储层,多产水,另一类发育强烈压实作用的同时见大量方解石胶结,为致密无效储层,多为干层,二者均划分为Ⅲ类储层。各类储层的空间分布与单井试油产量间具有较好对应关系,可为下一步储层甜点的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裂后沉降期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响应及成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
朱永进, 倪新锋, 刘玲利, 乔占峰, 陈永权, 郑剑锋
2019, 37(5): 1044-105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6
摘要:
裂后充填阶段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已逐渐成为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基于最新拼接处理42条二维地震大测线、柯坪地区9个剖面点及12口完钻井测井及取芯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其沉积前古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响应特征、储层宏观分布与内部结构差异等研究。结果表明: 1)沉积期盆内发育“三隆两洼”古构造格局,对肖尔布拉克期碳酸盐岩缓坡体系(组合)内部分异产生明显控制作用,高能颗粒滩及丘滩带分布在古隆起周缘,古洋流进一步复杂化了沉积物构成,划分出塔西南古隆起北缘颗粒滩为主的坡坪式缓坡、柯坪—温宿低隆起丘滩复合体均斜型缓坡、轮南—牙哈低隆起丘滩复合体孤岛型缓坡;2)古隆起周缘中缓坡高能相带构成了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发育的重要载体,早期云化作用有效保存了原始孔隙,埋藏期以先期孔隙为基础进一步调整改造,预测规模储层主要分布于三大古(低)隆区周缘高能丘滩带内,面积达9×104 km2。不同类型缓坡体系的储层差异明显,其中坡坪式缓坡的颗粒滩储层以Ⅱ类储层为主、分布稳定为特点,最具规模性,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关注区带。基于实例解剖认为,裂后沉降期碳酸盐岩缓坡体系分异具明显受构造控制特点,深化沉积前古构造格局认识是预测有利储集相带的关键,直接影响后续规模储层预测及品质评价。
基于沉积过程的三角洲前缘薄互层储层精细分析
李冰, 申春生, 李林, 张君博, 胡治华
2019, 37(5): 1058-10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9
摘要:
针对地震资料难以识别薄互层储层的难题,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动态资料,从沉积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其薄互层较发育的馆陶组分级次进行了精细分析: 1)在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古地形分析及钻井揭示的沉积环境分析,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手段去刻画可识别的薄互层组的分布,得到砂层组级次的沉积主方向、最大厚度分布位置、储层分布范围等信息;2)基于沉积环境特征及模式分析,应用测井、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砂体组合模式和类比现代河流及相似油田约束单层砂体边界,恢复了砂层组内部单层砂体级次的形成过程,最终得到单层砂体的叠置样式及连通范围。通过渤海湾P19油田实际生产资料证实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在综合调整项目中指导井位部署和优化,提高了砂体的预测精度及注采对应率。
中深层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分类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永1块沙四下亚段为例
王淑萍, 王铸坤, 操应长, 王艳忠, 杜亮慧, 李宇志
2019, 37(5): 1069-107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7
摘要:
东营凹陷永1块沙四下亚段中深层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分类评价方法不明确,已成为油气滚动勘探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解释、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试油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沙四下亚段储层储集特征、控制因素及分类评价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砂砾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岩相、成岩相及裂缝。岩相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最有利岩相为砂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等有利岩相为砾岩相、砾质砂岩相,不利岩相为粉砂岩相、泥质/灰质砂岩相。成岩相促进储层物性分异,有利成岩相为溶解主控型成岩相,中等有利成岩相为压实主控型成岩相,不利成岩相为胶结主控型及杂基支撑主控型成岩相。构造高部位发育的大量裂缝对储层具有明显改造作用,距离古隆起脊线越近储层物性变好。以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组合为基础,将研究区沙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划分为Ⅰ类、Ⅱ1类、Ⅱ3类、Ⅲ2类、Ⅲ3类、Ⅳ类等4大类6小类。其中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产能最高,为优质储层;Ⅱ1类、Ⅱ3类储层物性中等,产能中等,为中等储层;Ⅲ2类、Ⅲ3类储层物性较差,产能较低,为差储层;Ⅳ类储层物性最差,产能最低,为无效储层。
小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等时格架划分方案——以南堡4‐3区东二段为例
李彦泽, 王志坤, 商琳, 王雨佳
2019, 37(5): 1079-108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7
摘要:
南堡油田4-3区东二段原有开发方案以传统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在层状模型的基础上依“相似性”原则划分地层单元、建立注采关系,但实际开发效果不佳,突出表现为:油水界面难统一,水驱油效率低。通过研究对比现代沉积学,综合岩芯和地球物理资料,确定东二段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沉积构造背景为断阶带下的浅水小湖盆。与大湖盆缓坡浅水三角洲相比,沉积特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变化明显,河道砂由分选差磨圆中等的次成熟中细砂岩组成,搬运距离相对较近,沉积构造以块状、平行、交错层理为主,沉积韵律表现为交互式的正旋回沉积。综合地震沉积学指导下的地震响应特征,证实该区为多条水动力较强的分流河道频繁横向摆动、改道而形成三角洲复合朵体,因此难以统一水流线和细分沉积微相。单河道摆动形成具有层状等时特征的单个沉积朵体,构成了三角洲沉积的基本单元。多个单朵体在三维空间叠置、拼接成更高一级的、内部空间复杂的复合朵体,则不具有层状等时特征,且朵体的接触关系及接触界面的渗流能力对注水开发效果影响明显。通过地震识别,受分辨率约束可识别高级次朵体,在其顶底界面约束下进一步利用测井识别,逐级解剖细化至具层状特征的朵体单元。依次识别出相当于砂组级别的3个朵体单元,相当于小层级别的28个朵体单元。并在朵体单元的基础上,重构注采对应关系,水驱采油效果明显改善。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沉积物物源探讨及其构造意义
贾浪波, 钟大康, 孙海涛, 严锐涛, 张春林, 莫午零, 邱存, 董媛, 李兵, 廖广新
2019, 37(5): 1087-11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4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在经历了古生代抬升剥蚀之后,在晚古生代晚期开始沉降并沉积了海陆过渡相本溪组碎屑岩。为阐明该套碎屑岩的物源体系特征,基于露头、岩芯、分析化验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本溪组砾岩分布、轻矿物碎屑组分、石英阴极发光、重矿物特征及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识别了本溪组平面上不同物源体系,继而确定了不同物源体系的母岩类型及本溪组沉积时期盆地南部构造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本溪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整体南北双向供源,其中北部物源供给相对较强,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子物源体系,西北物源母岩主要为变质岩和少量火山岩,东北部地区母岩主要为酸性侵入岩,西南部地区物源主要为高级变质岩、部分岩浆岩和少量沉积岩,东南部地区主要为高级变质岩。同时在本溪组沉积时期,南部物源影响范围可达盆地中部地区,北秦岭陆块该时期已与华北板块南缘发生碰撞是南部物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